诺德股份镀镍合金箔荣获高工金球年度创新奖,引领固态与硅碳负极材料革新
2025-11-21

11月18日-20日,2025(第十五届)高工锂电年会在深圳盛大举行。诺德股份总裁陈郁弼应邀发表主题演讲,同期举办的2025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上,诺德股份镀镍合金箔产品荣获年度创新技术/产品奖项。

 

 

 

材料创新:攻克行业挑战

诺德股份总裁陈郁弼发表了题为《全固态集流体与硅碳负极集流体协同开发》的主题演讲,深入分享了公司在前沿集流体材料领域的创新技术成果。

 

诺德股份总裁陈郁弼

 

随着全球电池技术向高能量密度、高安全性方向加速演进,固态电池和高比例硅碳负极已成为行业重点发展的技术路线,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均面临严峻的材料挑战。

在固态电池领域,特别是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优势的硫化物电解质路线中,传统铜箔易受到硫化物腐蚀,且在80-200℃的热压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,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。同时,锂金属负极与硅碳负极在脱嵌锂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体积变化和应力,也对集流体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界面稳定性能提出更高要求。

在高比例硅碳负极应用方面,消费类电子应用场景刺激负极中硅碳比例逐年提高,未来可能达到20%以上,由于多孔硅碳材料的吸水特性,以及电池循环过程中添加剂的持续分解,随之而来的是高硅碳电解液体系中氢氟酸(HF酸)含量显著上升,而现有铜箔产品无法应对高浓度HF酸腐蚀,涂碳铜箔能够增加粘附力与导电性,然而非致密结构只能减缓而无法根本解决腐蚀问题。

 

NL-FN镀镍合金箔

 

诺德股份推出的镀镍合金箔产品,通过创新的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,为上述挑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。该技术在传统铜箔表面形成致密致密的镀镍合金层,显著提升集流体的综合性能。

在耐腐蚀性能方面,镀镍合金层能够有效抵抗硫化物和HF酸的侵蚀,有效应对固态电池和高比例硅碳负极的特殊工况,其独特的钝化膜形成机制,为集流体提供了可靠的保护屏障。

在机械性能方面,该材料抗拉强度相比纯铜箔提升约10%,耐弯折性能提升25%以上,能够更好地适应硅碳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。同时,其耐高温性能达到200℃、48小时不变色,满足固态电池的高温热压制备工艺要求。

陈郁弼在演讲中特别强调:“诺德股份的技术核心优势在于镀层厚度的精准可控性。通过独特的工艺技术,我们将镀层厚度严格控制在0.08-0.20μm范围内,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,在确保优异导电性的同时,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。”

 

 

创新价值:荣获行业认可

在2025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上,诺德股份凭借镀镍合金箔产品,荣获年度创新技术/产品奖项,该奖项主要表彰2025年度具有前瞻性、先导性和探索性技术的企业和产品。

 

 

高工金球奖授予年度创新产品/技术殊荣,标志着诺德股份镀镍合金箔的技术突破性获得行业认可,它攻克了下一代电池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材料瓶颈,具有重要的行业推广价值和创新意义。

 

 

产品布局:深化产业协同

在推进前沿技术创新的同时,诺德股份也立足当下市场需求,不断加强锂电铜箔产品的工艺优化与性能提升。目前,诺德股份高抗铜箔产品已成功应用于<20%的低比例硅碳负极体系,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匹配度和可靠性。

 

 

今年以来,受全球供需关系影响,铜价持续走高,铜箔在电池材料中的成本比例明显上升。临近年底,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,电池企业对铜箔的锁单意愿更加强烈。

在这一背景下,诺德股份积极协同下游电池企业,共同推动电池能量提升和材料降本。陈郁弼表示:“铜箔极薄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,目前4.5μm铜箔已开始规模化应用,预计明年将成为市场主流。这正是诺德的核心产品优势所在,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和产能规划。”

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精准市场布局,诺德股份致力于为全球电池产业提供领先的材料解决方案,助力新能源产业不断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。